OpenAI重启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欲再战机器人领域

OpenAI 重启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或将与之前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合作,再次进军机器人领域。

原文标题:停摆4年后,OpenAI 偷偷启动招聘,重新开发人形机器人!前团队核心成员仍在:解散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原文作者:AI前线

冷月清谈:

据报道,OpenAI 计划重建其在 2020 年解散的机器人软件团队,重新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OpenAI 对此领域的兴趣由来已久,CEO Sam Altman 曾公开表示希望重启机器人研究。此前,OpenAI 通过内部风险基金投资了 Figure AI、1X Technologies 和 Physical Intelligence 等多家机器人技术公司,这些公司都使用了 OpenAI 的 GPT 系列模型。

目前,OpenAI 正在招聘工程师以重建团队,新员工将成为“团队的首批成员之一”。该公司尚未明确是否会自行开发硬件,但其招聘信息显示,工程师将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并训练 AI 模型。

机器人技术曾是 OpenAI 的早期使命支柱之一。2019 年,OpenAI 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描述了如何训练神经网络控制机械手解决魔方问题。然而,由于缺乏训练数据和高昂的计算需求,该团队于 2020 年解散。当时 OpenAI 联合创始人 Wojciech Zaremba 表示,这是“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最好的选择”。

此次重启机器人团队的举动,或许与 OpenAI 对 Figure AI 和 1X 等公司的投资有关。这些公司专注于开发人形机器人,分别面向工业和消费者市场。OpenAI 可能选择与这些公司合作,或者通过收购现有厂商来加速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此外,OpenAI 之前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积累,以及传闻中其自主研发的 AI 芯片,都可能为其进军机器人领域提供助力。

怜星夜思:

1、OpenAI 重启机器人项目,这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相比四年前,有哪些变化更有利于项目的成功?
2、OpenAI 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除了工业和家务劳动,还能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
3、如果 OpenAI 的人形机器人真的能够大规模应用,会对社会带来哪些影响?会取代哪些职业?

原文内容

整理|冬梅、核子可乐
OpenAI 考虑重新研发人形机器人

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日前报道,OpenAI 员工重新燃起了研发人形机器人项目的热情,并准备重启 4 年前已经解散的内部机器人软件团队。

该媒体从两位“直接了解”此事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内部讨论情况。关于这一潜在项目的细节不多,目前尚不清楚 OpenAI 打算何时推出这款机器人、所针对的具体用途也不明确。

从去年以来,关于 OpenAI 重启机器人团队的报道不断。“我们对此很感兴趣,也为此努力过,希望有一天能重启机器人方面的研究”,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 2023 年 6 月提及机器人研究时表示。

今年 5 月份,据《福布斯》获悉,随着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投资不断升温,OpenAI 正在重启其之前放弃的机器人团队。

近年来,OpenAI 通过内部风险基金积极投资多家专注于开发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公司,包括机器人制造商 Figure AI、1X Technologies,以及通用模型开发商 Physical Intelligence。这三家公司使用的先进视觉、智能语音和图形神经网络系统均由 OpenAI 的 GPT 系列模型提供。

据三位消息人士称,该公司目前正在招聘研究工程师来重建团队,该团队已于 2020 年关闭。OpenAI 当时并未公开宣布其自主研发机器人项目的细节,但在其 5 月份发布的招聘启事中解释说,新员工将是“团队的首批成员之一”。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福布斯》,该团队仅成立了大约两个月。

彼时,OpenAI 拒绝了置评请求。但 OpenAI 想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分一杯羹的野心一直未停歇。OpenAI 还在尝试通过收购向机器人领域进军。

两位消息人士告诉《福布斯》,OpenAI 打算与这些公司共存而不是竞争,开发机器人制造商将集成到自己系统中的技术。招聘信息指出,受聘担任该职位的工程师将负责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以及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消息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 OpenAI 是否计划开发机器人硬件,几年前它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但随着前阵子出现的一些动荡——一系列高级安全团队的离职,以及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的指控,称其在其 ChatGPT 产品“Sky”中盗用了她的声音,OpenAI 的这支机器人团队一直处于风风雨飘摇中。

机器人技术曾是 
OpenAI 的前期使命支柱

机器人技术是 OpenAI 早期使命的支柱。OpenAI 联合创始人 Wojciech Zaremba 领导的团队最初旨在打造一款“通用机器人”。2019 年,十几位 OpenAI 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他们如何训练一对神经网络,使用一只机械手来解决魔方问题。作者声称这是训练机器人系统执行各种日常任务的基础一步。

但在 2020 年 10 月,该公司放弃了努力,Zaremba 将此归咎于缺乏训练数据。Zaremba 在 2021 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解散团队的决定对我来说相当艰难。但不久前我意识到,实际上,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是最好的选择。”

Zaremba 表示,打造机器人需要很高的计算能力。他认为成功部署机器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收集大量数据。另一种可能是我们需要像强大的文本模型那样强大的视频模型。”但在当时这两个条件都不是很成熟。

OpenAI 最终将其机器人团队重新分配到其他项目。该公司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人工智能及其功能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其他方法,例如带有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可以带来更快的进步。”事实上,强化学习在人类反馈方面的进步帮助刺激了该公司次年发布 ChatGPT 后出现的人工智能热潮。

OpenAI 的一些前机器人技术员工仍留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例如,Zaremba 帮助领导其旗舰 GPT 模型的开发,Welinder 领导产品和合作伙伴关系,Bob McGrew 是研究副总裁,Lilian Weng 是安全系统负责人,也是 OpenAI 新成立的安全委员会成员。

曾投资多家人形机器人

目前,少数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初创企业主要关注两大主要用例。其一是通过自动化任务执行(例如将商品从设施的一个部分搬运至另一部分),借此提高仓库运营效率。另一大目标用例则是帮助消费者完成家务劳动。

OpenAI 此前就已经在为数家面向不同用例的机器人制造公司提供投资。

今年 2 月,OpenAI 为 Figure AI 公司提供了 6.25 亿美元融资, 在最新融资新闻稿中 OpenAI 暗示可能会重启机器人技术;一个月后,Figure 首次发布了一段机器人视频,展示了由 OpenAI 训练的大型多模态模型支持的基本语音和推理技能。Figure 02 使用到与 OpenAI 共同开发的 AI 模型以处理仓库管理人员下达的语音命令。今年早些时候,宝马公司在其一处汽车制造工厂内测试了 Figure 02 机器人的金属部件搬运能力。

“我们一直计划重返机器人领域,我们认为 Figure 是一条探索人形机器人在高性能多模态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什么的道路,”副总裁 Peter Welinder(曾是 OpenAI 机器人团队成员)说。

OpenAI 同时也为来自挪威的 Figure 竞争对手 1X 公司提供投资。其开发出一款名为 EVE 的人形机器人,依靠一对轮子行驶,最高时速可达 9.8 英里。该公司目前正着手开发第二款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尽管运行速度较慢,但可以执行更加广泛的任务类别。

对于 OpenAI 公司而言,与 1X 或者 Figure 等初创公司合作打造人形机器人,似乎要比自己从零开始构建一切更快。凭借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OpenAI 也许可以从现有投资对象中挑选设计合作伙伴。又或者,OpenAI 亦可从其新近筹集的 66 亿美元中抽取一部分,直接收购某家现成的市场参与厂商。

事实上,OpenAI 公司对于机器人技术并不陌生。直到 2021 年,其还运营有专门为自动机器开发 AI 模型的部门。

该部门在被关闭之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里程碑。通过其中一个项目,OpenAI 的研究人员训练了一台机械臂(如文章开头配图所示)解开魔方。该公司还开源了 Roboschool 项目,这是一组可用于训练机器人内置 AI 软件的模拟工具,其中部分模拟功能专门用于开发人形机器人。

如果计划落地,OpenAI 进军机器人的决定可能也会得到传闻中其自主开发的定制化 AI 芯片的助力。

路透社最近报道称,该公司正在与博通公司与台积电合作开发推理处理器。从理论上讲,OpenAI 可以利用这些合作伙伴再委托开发额外的定制芯片。此芯片经过针对性优化,能够为其人形机器人的内置 AI 软件提供支持。一般来说,由于更符合主机设备的运行需求,定制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往往优于现成芯片。

AI 加速向人形机器人渗透,
但投资者仍然审慎

过去一年,尽管 AI 应用炒得沸沸扬扬,但大部分投资者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考察也是如此。但让人振奋的消息是,一些分析师预测,到本世纪末,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开始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人。

英伟达的 Omniverse 和模拟技术副总裁 Rev Lebaredian 向 CNBC 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为机器人带来了 3D 感知、控制、技能规划和智能。随着全球劳动力短缺加剧,人形机器人将有助于弥补这一缺口,尤其是在零售、仓储和配送或制造等行业。”

一些分析师表示,这类机器人的市场比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更大。尽管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推高了特斯拉等公司的股价,分析师怀疑,人形机器人的潜力尚未被充分考虑,这为想要押注新兴技术的投资者创造了机会。

虽然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中的应用可能会迅速增加,但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汤姆·纳拉扬 (Tom Narayan) 认为,当人形机器人能够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其巨大潜力就会显现出来。他说,真正的用途“不仅仅是切蔬菜”。

“我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大部分价值并不在工业方面。...... 它必须在消费者方面,比如在人们的家里——就像一个帮助抚养孩子或照看孩子的私人助理,”Narayan 在接受采访时说。“例如,在美国的大多数制造厂中,机器人已经在工作。如果你看看汽车,大多数工厂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在华尔街相关预测中更加乐观: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30 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 4 万台,到 2050 年将增长至 6300 万台。

  • 花旗集团则更加乐观,预测到 2050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7 万亿美元,投入运行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 11.9 亿台。

  • 高盛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大幅增长”,到 2035 年全球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 380 亿美元。该公司指出,从 2016 年到 2022 年,人均机器人密度已经翻了一番。

  • 麦格理预计,到 2035 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达到 630 万台。该公司估计,到那年年底,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 1390 亿美元,2026 年至 2035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50%。

摩根士丹利的亚当乔纳斯预计,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一个持续数十年、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遇,这主要是因为其采用曲线可能比公共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加速得更快。

乔纳斯在 9 月份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由于如果将机器人引入工厂流水线、仓库和厨房,人类将能够轻松完成数以千计的重复性和危险性的工作,因此人们将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

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师 Edward Stanley 和 Matias Ovrum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扩大人形机器人规模的紧迫性显而易见。催化剂事件的数量正在增加,我们预计美国工人将从 2030 年开始被机器人取代。”

参考链接:

https://siliconangle.com/2024/12/24/report-openai-considered-developing-humanoid-robot/

https://www.reddit.com/r/singularity/comments/1d4g0ma/openai_is_rebooting_its_robotics_team_paywall/

https://www.cnbc.com/2024/12/21/ai-speeding-development-of-humanoid-robots-but-investors-skeptical.html

 活动推荐

极客时间 · AI 指南」是一个集成的、经过筛选、实时更新、专为程序员打造的高质量 AI 工具搜索平台。它汇聚了最前沿的 15 大 AI 类别、400+ AI 工具,前新的技术和编程资源,为你提供一站式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基础编程工具到效率工具,从代码优化到算法设计,从故障排查到项目管理,「AI 指南导航栏」涵盖了程序员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无论你是新手小白还是资深大牛,可以快速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会议推荐

在 AI 大模型技术如汹涌浪潮席卷软件开发领域的当下,变革与机遇交织,挑战与突破共生。2025 年 4 月 10 - 12 日,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以 “智能融合,引领未来” 为年度主题,汇聚各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以及创新实践者,为行业发展拨云见日。现在报名可以享受 8 折优惠,单张门票立省 1360 元,详情可联系票务经理 18514549229 咨询。


今日荐文





图片
你也「在看」吗?👇

我觉得这次成功的可能性比四年前大很多。首先,OpenAI 在 AI 领域的积累更深厚了,GPT 模型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到机器人领域。其次,现在训练数据也更丰富了,无论是图像、视频还是文本数据,都能为机器人学习提供更多素材。再次,硬件技术也比四年前更先进,计算能力更强,成本更低,这些都为机器人研发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引用一下问题:“OpenAI 重启机器人项目,这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OpenAI 如何与合作伙伴协同。如果能有效整合 Figure AI 和 1X 等公司的技术和经验,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毕竟术业有专攻,OpenAI 专注于 AI 模型,而这些公司则更擅长硬件和机器人控制。